如果70岁还不能退休该怎么办?我们和日本的专家聊了聊

人生并非过了65岁就结束了。

人生并非过了65岁就结束了,那你知道,老龄化的社会是什么样子吗?

“在某个地区,所有居民都是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政府砸下重金吸引移民和鼓励生育;你的祖父母90岁高龄仍在工作岗位奋斗;各种体育赛事的广告中充斥着生育导向……”

“人均寿命越来越长,出生率越来越低,劳动人口越来越少,退休人员越来越多。只能指望剩下的年轻人来推动经济发展,帮助支付老年人的生活。因此,国家和家庭的概念也需要打破重组。”

“父母生孩子时的年龄越来越大,丁克家庭越来越多……认同‘父母’这个身份,愿意承担这份压力的人将会越来越少。”

在不远的将来,这些场景可能都会成为现实。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占13.5%。距离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越来越近了。

老龄化的未来究竟会如何?我们还未可知。但至少,从全球多国的应对经验之中,我们或许可以提前感知一下。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少子化、老龄化加剧社会经济负担

人口持续下降,老龄化特征愈加显著。这不仅是人们熟知的几个低出生率国家存在的问题,如日本和意大利。即便是原有的高出生率国家,如印度和墨西哥,它们的新生儿数量也在下降,家庭跟孩子的比例甚至已降至1:2.1。

伴随老龄化而来的,不仅仅是产房关闭,幼儿园和学校变成疗养院,大学间互相争夺生源。对一个国家而言,下面2个问题才是最应该考虑的:

1. 需要为越来越多人提供经济援助,以期满足他们的医疗和个人护理需求,这将给一个国家的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2. 单从劳动力市场来看,需要经济援助的人口增加、劳动力人口缩减,这将给一个国家的运作能力带来什么影响?

要想回答这2个问题,我们先来研判下趋势。

世界银行曾依据未来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预测过全球主要国家2050年的老年抚养比,即非劳动人口中的老年人数(65岁及以上)和劳动人口数(15-64岁)之比。

2010年,美国的老年抚养比为20:100。整个90年代,这一比例基本没有变化,之后逐渐上升,到2020年升至26:100,预计将在2038年升至35:100。

可以看出,未来10年,美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持续增加。

这个结果还是令人生畏的,但美国只是冰山一角。据了解,德国去年的老年抚养比已达到33:100,几乎是美国2038年的程度;而在日本,这一比值已高达48:100。

再来从经济角度看一看。德国现在的债务和GDP的比值是57%,劳动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数量变化目前并没有给该国带来影响。但日本的情况就不同了,国家债务与GDP比值已高达238%,意味着整个国家面临严峻的财务危机,在这种情形之下,难以想象他们该如何承受照顾老年人的重担。

老龄人口占比越来越大,养老金收不抵支是必然趋势。

德国跟日本是经济强国,尚有很多研究者担心,老年人的供养问题将影响一个国家的财政状况。而在我国,养老金的安全性问题也愈发突出,相关文件对此有所提及,“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到2036年左右累计结余将告耗尽”。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劳动力不够,怎么凑?

问题很严峻,留给各国的时间也不多了。

早在2015年时,德国就已预测到了劳动力会出现缺口,所以大规模开放了移民政策,目的就是吸引更多人到德国工作和生活。

在日本,劳动力短缺更是个持续性问题。为找到解决方案,日本政府也付出了诸多努力。

日本日中医学协会副会长、静冈县立癌症中心顾问安达勇博士告诉健康界,据预测,日本2030年的劳动力缺口将达644万。

“随着经济发展变化,日本的人口也经历了3个增长阶段,一直到泡沫经济时期。但其后,经济进入低增长期,社会及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口加速减少。”安达勇说道。

由于出生率的下降,及老龄化带来的死亡率增加,日本每年的人口减少量高达40万;加之死于恶性疾病、生活习惯、衰老以及吞咽障碍引起的吸入性肺炎等,目前每年死亡人数达140万人。据估计,15年后,每年将有160多万人死亡。

全球人口下降,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包括劳动力短缺和经济增长停滞。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老牌”国家,日本政府多管齐下,力图最大限度削弱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具体举措有以下几点:

一,调整健康保险制度。日本于1961年建立了全民医保,到1970年,对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免除医疗费用。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日本对其医保制度进行了多次修改。现如今,日本70 - 74岁老人需承担自身医疗费用的20%,75岁及以上的老人承担10%。

作为应对老龄化加剧的另一举措,日本在2000年又出台了护理保险制度,加大对护理、照护人员的培养。2000年确立的护理保险制度对当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日本健康保险制度发展史(受访者供图)

二、增加女性劳动力。“在发达国家,女性劳动人口较少,尤其是日本。因此,必须增加女性劳动力。”在安达勇看来,在职女性的工作环境需要加以改善,充实其保育服务,防止因生育造成的离职。

三、增加外国工人的数量。提高工作环境的吸引力,维持目前的扩大接收境外来日人员的状况,并不断改善待遇,确保同酬同保障。安达勇表示,目前,日本的外国劳动力为120-130万,预计还有50万外国劳动力缺口,包括护理、医疗看护、福祉等方面。

四、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提高生产率。例如,日本目前正在依靠AI和物联网实现自动化,以此促进生产力,减少劳动力需求。

在安达勇看来,要想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提高生产率,必须从40多岁开始了解、并努力提高自己的健康状况,以便在70、80岁的时候仍保持健康,不需要依赖他人照料。此外,需要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技术,同时保持好奇心、磨练同理心,提高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最后,“增加经验丰富人员的数量,维持其工作动力也十分重要。”安达勇认为,需要创造有利于工作的条件、环境,促进更多无年龄限制的社会活动

这一点,似乎为当下互联网人的“35岁焦虑”找到了出路,社会同样需要中年人,未来可能需要更多。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出台法案支持延迟退休

除了多举措增加劳动人口数量,延迟老年人退休年龄也是对策之一。

健康界了解到,今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老年人就业稳定法》(日文名称:「高年齢者雇用安定法」),其中写道“确保70岁之前的老年人就业稳定是企业的努力义务”。就业确保措施包括:

(1)将退休年龄提高到70岁;

(2)引进持续雇用到70岁的制度;

(3)废除退休制度;

(4)引进到70岁为止持续签订业务委托合同的制度;

(5)引进到70岁为止可以持续从事以下事业的制度。

需要提及的是,既然是努力义务,就意味着法案中的相关规定并不具有强制性,企业可以自主选择。

与国内情况不同的还有,一提到延迟退休,公众的神经就被挑动了起来。但日本民众似乎对“工作到70岁”乐见其成,延迟退休文化已是公众共识。

据日本内阁府2019年民调数据,60岁以上的在职人员中,“能工作就想一直工作下去”的比例为36.7%,“工作到70-80岁左右”的比例为50.3%。此外,企业也认为,很多老龄员工经验丰富、技术卓越,不想失去他们。

“像我是一名医生,作为公务员,退休年龄是65岁,但在我的职场中,医生是短缺的,所以我可以在退休后的三年里,以同样的薪水工作到68岁。在那之后,因为我自身的业务能力,医疗机构希望我能继续工作,所以,现在我80岁了还在继续工作。虽然工资减少到了原有的1/3,但因为还能为社会做贡献,所以我每天都觉得很有意义。”安达勇说道。

虽然对于延迟退休,大家的态度较为乐观,但安达勇同时也发出了警告。

某种程度上,延迟退休会增加劳动成本,特别是过了65岁,健康方面会出现问题。因此,公司健康保险的负担会增加。此外,过了65岁,人们对新事物的适应能力就会下降,无法应对数字化转型。

“若想让老年人继续活跃在社会上,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付出努力,”安达勇建议,“在目前的执行阶段,企业可以按照65岁、68岁、70岁,分阶段地设立‘努力目标’。”

“延迟退休”的另一个问题跟职业规划有关。安达勇坦言,如果有老年人在,年轻人的技能、经验可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无论干多久,上面都有科长、部长在的话,年轻人无法晋升,会失去动力。”为此,日本设立了职务退休制度,即部长、科长退休后,免去其职务,工资也相应降低。但这样的制度若要真正实施起来,同样需要经过多方面考量。

总而言之,人生并非过了65岁就结束了。现在是百岁时代,65岁之后若不继续工作,光靠养老金已无法正常生活。因此,保持身体健康十分关键。

“从40多岁开始,人的肌肉力量、交感神经力、血管力等全面下降。从40、50岁开始,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努力维持、提高健康水平,在这个时代已经变得非常重要。”他补充说。

参考资料:

1. Forbes: What Are The 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Our Aging Population? It’s All Guesswork

2.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China’s state pension fund to run dry by 2035 as workforce shrinks due to effects of one-child policy, says study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实验室:郑秉文: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养老金收不抵支是必然,应发展资产型养老金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10-88828000

传真:0086-10-88828231

媒体合作:0086-10-88828175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88828063

广告合作:0086-10-8882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