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病例被误认为是自然衰老,错过最佳干预期!阿尔茨海默病防控报告重磅发布

该报告首次提出包括制定应对阿尔茨海默病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推动精准诊疗、加速针对明确病理机制的药物研发和上市等切实可行的五大政策建议。

我国已成为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现有患者近1000万人,预计到2030年将达3000万人。与之相对,我国当前仅有五种药物获批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且疗效有限;调查显示,为照顾这些患者,照护者(主要为家属)平均每周需要放弃47小时的工作时间……治疗、诊断、照护、疾病负担,应阿尔茨海默病,有许多事需要做。

10月23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的指导下,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卫健委等多个部委和机构的支持下,上海医学创新发展基金会重磅发布《完善阿尔茨海默病防控体系的政策建议》,该报告旨在针对未来5-10年我国建立和完善老龄化应对体系的“窗口期”,形成阿尔茨海默病的国家疾病战略,并首次提出包括制定应对阿尔茨海默病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推动精准诊疗、加速针对明确病理机制的药物研发和上市等切实可行的五大政策建议。

应对老龄化,实现“双80”

“十四五”时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窗口期。这一时期,我国进入老龄化急速发展阶段,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0%;同时还将迎来第二次老年人口强劲增长高峰,平均增长率4.48%,是同期总人口平均增长率的15倍。伴随老龄化不断深化,阿尔茨海默病这个“老年病”成为无法回避的话题,目前,由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相关经济开支,已占全国GDP的1.47%,约为2015年人均GDP的2.4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葛延风研究员表示:“构建有效的阿尔茨海默病防控体系,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相关公共卫生及医、养服务政策,同时,还要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尤其是相关药物和技术手段的研发及引进、应用,以政策与产业双轮驱动的形式,促进健康老龄化发展。”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毛群安司长表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明确提出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的目标。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强调,我国公众对老年痴呆防治知识知晓率要达到80%,社区(村)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率达到80%。此次发布的政策建议对实现‘双80’和‘降低老年痴呆患病率增速’有巨大且实际的指导意义。”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邢若齐副局长表示:“明确重大疾病包含阿尔茨海默病的诊疗标准和疾病精准防诊治路径,建立现代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加强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群的建设,发挥牵头和引领作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连续的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防控面临五大挑战

随着国家政策推进,中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控取得了一系列进展。这份政策建议总结了目前阿尔茨海默病防控工作尚面临的一些挑战,首当其冲是发病率持续增高。近年的研究显示,中国痴呆患病率每5年增加1倍。作为痴呆症最常见的病因,阿尔茨海默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和社会问题日渐突出。另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总量将达1.3 亿人,为 2020 年高龄老人的4倍。高龄老年人的增加,将进一步推升阿尔茨海默病的病患人数。

其次,社会与家庭负担日渐增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往往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治疗照护,家庭和社会都需为此付出巨大成本。资料显示,长期照护费用大多由家庭独自承担;照护者平均每周需要放弃47小时的工作时间(相当于6个工作日)来照顾患者,产生延误工时等庞大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中国特有的“421”家庭结构也让家庭成员的压力越来越大,长期感到“力不从心”也影响了适龄家庭成员的工作和生育意愿。

还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轻度痴呆患者和重度痴呆患者的就诊率分别仅为14%和34%,49%的病例被误认为是自然衰老的现象,错过了早期干预期。

“诊断标准、治疗方式缺乏统一的精准性和规范性是造成大多数人就医意愿低的主要原因。”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教授强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从轻度到重度进展平均需要8-10年,而从轻度认知障碍发展为轻度痴呆,平均只要2-6年的时间。把握这一治疗的黄金窗口期,及时诊断干预,可极大延缓疾病进展。”

与此同时,治疗领域还存在巨大未满足的需求。目前,我国仅有5种药物获批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且这些药物只能短期控制症状。针对明确病理机制的药物的长期缺乏,导致疾病难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我国临床长期面临“精准诊疗手段稀缺、临床缺医少药”等客观原因,严重阻碍了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控。

在此期间,社会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目前,除部分试点城市,无论是患者用药或日常照护所产生的费用,都缺少相关支持。相关社会组织也存在专业能力有限、覆盖范围不广、养老服务照料体系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

五大政策建议助完善防控体系

这份政策建议提出五大建议,助力完善我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控体系,包括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应对阿尔茨海默病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推动疾病的早筛早诊,把握黄金窗口期;明确疾病诊疗标准,提升医疗水平;推动针对明确病理机制的药物研发和上市;构建完善相关社会保障生态体系,缓解患者和家庭的生活压力。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陈彪教授坦言:“鼓励创新药物特别是具有明确作用机制,可真正延缓疾病进展的靶向药物的研发和引入,对解决我国当下阿尔茨海默病错诊、漏诊率高、治疗率低、预后效果不理想等突出矛盾有切实帮助,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防控、改善患者和家属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专家建议,在社区,可考虑将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筛查纳入55岁以上人口每年定期开展的体检当中;在工作场所,可考虑对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体检时增设阿尔茨海默病筛查。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饶克勤会长呼吁:“阿尔茨海默病防控事关每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幸福感和获得感。希望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尽快将这份政策建议落实到行动计划当中,加速完善我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控体系,积极应对健康老龄化国家战略,共赴健康、幸福、富裕的明天。”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10-88828000

传真:0086-10-88828231

媒体合作:0086-10-88828175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88828063

广告合作:0086-10-88825964